随着短视频的盛行,在用户时间碎片化、各平台发力推进,以及创作模式灵活的基础上,节奏更快、爽感更强的微短剧近些年来也迎来了爆发。以至于快手娱乐业务负责人陈弋弋,也用上了“忽如一夜春风来”来形容微短剧的这一变化。
在《中国网路视听发展研究报告(2023))》中显示,微短剧已然成为了视听行业的“新势力”,除了受众规模正在不断扩大,近半年内看过3分钟以内微短剧/微综艺/方便面番的用户占比已超过50%,且剧集产值也迎来了井喷式下降,仅2022年上半年取得备案号的微短剧便已达到2859部,总集数达69234集、同比急剧下降618%。
毫无疑惑,当年虽然是追更听众要调侃“我是萨摩我快乐”的时侯早已远逝,现在微短剧已经从短视频这个分类中异军凸起,成为有别于既往内容形态的全新业态,甚至已经成为了视听行业的新风口。在这些情况下,作为早早就已入局这一领域的玩家,抖音方面自然要进一步的发力。
近日有消息显示,抖音方面推出了一款名为“红果免费短剧”的APP,而这也是其首次将短剧内容独立为一款APP。
此外,红果免费短剧APP中的内容来自抖音,其中设有红果小剧场和排名榜等蓝筹股,用亩均可免费观看,且支持对内容进行点赞和收藏操作。除短剧外,这款APP中还设置了小说、出版、听书等模块,同样也可免费使用。据悉其还提供了网赚功能,用户可通过做任务来赚钱提现。
从这款APP的命名与模式上来看,不难发觉,红果免费短剧与都此前在站内尝试过的付费模式迥然不同。不仅完全采用免费模式外,因为还具备网赚功能,因而红果免费短剧的思路或仍是企图用免费+补助的方法来吸引用户,与香蕉小说颇为类似。换言之,在此前试水短剧的付费模式后,上线红果免费短剧APP也意味着抖音已开始尝试扩宽免费模式。
这么问题来了,抖音为什么在短剧这条赛道尝试免费模式呢?其实这与当下用户付费意愿有关。要晓得早在2021年,抖音短剧便已启动付费模式的探求,但时至今日付费用户仍然只是少数。
以明年年初抖音上线的热卖短剧《二十九》为例,作为一部由专业影视公司制做的内容,其除了有著名艺人参与,并且据称投资额达数百亿元,水平在一众短剧中也号称是“佼佼者”。得益于此,这部剧集自开播以来始终以高热度持续霸榜。
而这样的热度,其实也给了抖音继续尝试付费模式的胆气。据了解,《二十九》的付费形式与长视频平台的超前点播较为相像,即“有钱先入场,没钱等免费”,用户支付84抖币(约合12元)即可一次性解锁最后四集。其实官方并未给出一份明晰的市场表现,但从当时付费内容的点赞数目来看,《二十九》的表现似乎并没有这么理想。
因为须要付费内容是从第17集开始,因而《二十九》的单集点赞量从此就开始出现了断崖式上涨,由此前免费剧集的30万-50万迅速跌落至1.5万左右、有的甚至跌出1万。假如按这个比列来计算,也就意味着乐意付费观看《二十九》的听众其实不足5%。其实这一方面的利润其实能否覆盖部份内容制做成本,但对于《二十九》这样的精品短剧来说,多少也似乎有些杯水车薪。事实上,这样的情况也同样在由抖音、长信传媒联合出品的短剧《大唐来的苏无名》上出现。
而在相关内容的评论区中,更是不乏排斥短剧付费模式的声音。而引起用户吐槽的不仅“12元15分钟,2023年最贵超前点播”这样的价钱诱因外,还有众多关乎抖音产品定位等方面的内容。虽然,此前抖音可以说是一个人人都能免费观看内容的平台,自诞生之初用户付费便不是其主流商业模式。
事实上,娱乐向内容付费仍然都颇为敏感。不论是长视频平台的超前点映、主演直播陪看剧等模式,还是B站推出的付费收看功能,都曾被部份用户吐槽“吃相难看”。而这背后的一个重要诱因,就在于尽管产品是免费使用的,但用户并非完全没有付出代价。因为互联网免费产品的逻辑,常常是“羊毛出在猪头上”或是将用户的时间“货币化”,所以在才能通过广告、流量分成等方法实现增收的情况下,短剧再执行付费模式自然也就难免会被质疑“贪心不足”。
因为往年互联网产品将“免费”策略贯彻得过分彻底,也促使用户在常年习惯了免费内容后,暂时并未完成从免费到付费的转变,而这也注定了用户付费习惯的培养仍然还任重而道远。
事实上,从早前的盗版横行、到现在为内容付费,长视频平台甚至用了十余年的时间,至今也无法完全走通这条公路。所以即使现在短剧所面临的还不是当年的那种市场环境,但想要从用户的口袋中拿出钱其实并不这么容易。因而在这样的情况下,抖音尝试免费模式也就不难理解了。
但是抖音这次的尝试,这并不意味着短剧付费模式已被舍弃。同为短视频平台、且更早开始尝试短剧业务和付费模式的快手,则仍然在这一方向进行探求。
此前在2023磁力会议上,快手中级总工裁、商业化业务负责人王剑伟就曾表示,快手明年将注重将小程序短剧迁移检票内帐号中分发、运营,并进一步探求付费短剧在生态里的内生循环,为内容制做方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。据悉有消息显示,快手在去年还将尝试搭建与短剧对应的会员体系。
其实,与抖音一样,在付费模式的尝试上快手也曾碰壁。诸如其此前在2020年就推出了短视频付费精选广场,其中就有众多短剧内容便标明了“大结局”以10-30快币(1元=10快币)的价钱销售,但目前短剧的身影在其中早已几乎消失。这么自己与同行均已碰壁的情况下,快手选择继续加码短剧付费模式的胆气来自何处呢?答案快手免费点赞的平台,其实就是其庞大且忠实的听众基础。
在经过了此前多年的精耕后,快手和用户在短剧内容这一方向堪称是实现了单向前往,不仅用户收获短剧的内容外,快手则在流量以及用户活跃度上迎来了新高。据快手方面发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,该季度其平均DAU达3.66亿、同比下降13.3%,平均MAU达6.4亿、同比下降10.7%。至此,其DAU/MAU比值已已连续多个季度保持在50%以上。
同时官方公布的相关数据还显示,截止2022年,快手短剧的日活用户已超2.6亿,其中有超过50%的短剧日活用户已养成追剧的习惯。此前在去年3月快手免费点赞的平台,快手磁力引擎品牌营销产品中心经理陈烽更是透漏,2022年快手已是最大的短剧消费市场,当下的付费用户数对比2022年4月的下降更是超过480%。而在创作生态方面,快手短剧已拥有13万内容创作者,粉丝量超过100万的创作者近3000人。所以也正是由于这样的表现,给了快手更多的继续探求短剧付费模式的胆气。
虽然对短剧而言,无论付费模式还是免费模式,都存在着各自的异同点。相比于付费短剧,免费短剧则“量大管饱”,能接触到更为广泛的用户群体,进而提升自身的影响力,降低广告、流量分成等渠道的收入。
但不容忽略的是,随着越来越多的创作者的涌向,精品化也早已成为了从业者挂在嘴里的标语,也促使其内容制做、运营的成本水涨船高。诸如短剧制做公司兔狲文化就曾在公开信息中透漏,其内部S级项目的投资在600亿元及以上,A级投资成本则在300亿元左右。所以为了减压,制做方与平台难免就须要进一步挖掘用户的价值,例如在剧集中植入更多的广告等,但这就有可能会导致用户的厌恶。
而付费短剧为了吸引用户,则常常会有更好的内容质量和愈加悉心企划的情节,还能为用户带来更好的观看体验。但付费终究是一个门槛,在选择了一部份用户的情况下,也就相当于舍弃了另一部份市场。
就目前而言,免费与付费模式到底谁才是短剧这门生意的最优解,并没有一个明晰的答案,如同网文江湖多方势力混战多年后,仍然没能出现一个绝对赢家一样。但不可证实的是,随着抖音和快手对模式的不同注重开始显露,也意味着这两种商业模式的较量。而各家商业模式的调整,其实也代表着短剧即将挥别野蛮生长的时代。
【本文图片来自网路】
四年后的三星手机被爆光,个中“猫腻”你搞懂了吗
这么超前的爆料背后,那些要点可能须要关注。
Midjourney中国版被打假?这可能是一场误解
Midjourney中国版的此次乌龙,可能并不像传闻那样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