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|林 欣
9月5日傍晚的微博同时上了两个相当不一样的的热搜,#约九成网民学历不足专科#、#模仿短视频被冻伤受伤男孩去世#。
在2019年还剩下三分之一时间里,预想中的Vlog风口仍然没有被吹上去,短视频仍然站在文娱的风口上孤身美丽,或许都能从这两个热搜中得到某种启示:短视频内容与网民的普适程度,和内容的模仿传播性,符合一个行业崛起的逻辑。
今年5月底快手宣布日活破2亿,很快抖音在7月宣布月活超过3.2亿。6月底,快手在上海开了一堂公开课,讲快手的“创作者激励”;8月底,抖音在北京开了第一届创作者会议,总裁张楠发表了一番关于《抖音的美好与价值》的讲演。
两个背部玩家你来我往,见招拆招:你有信息流广告,我有老铁直播的商业化;你和天猫签署了70亿的年度框架,我转身就拥抱了拼多多;你讲你的兴趣算法,”美好价值“,我说我的平等分发,“真实中国”。
一个绕口令式的说法是:抖音和快手看起来都很相像,但从算法逻辑、产品营运、用户基本面上又不这么相像,但共争一块底泥的她们会渐渐迈向相像,走向聚合吗?
抖音下沉圈粉,
快手 “农村包围城市”
8月24日的创作者会议上,抖音总裁张楠绵里藏针地讲了几段很有意思的话,像是对谁隔空喊话:
“去年,有同行以前提及,生活本身虽然是不美好的,大部分产品只不过在用各类滤镜去套路用户、去误导用户。”
——这是张小龙今年在腾讯晚会中留传下来的话。
“不是所有内容都值得和应当被每一个人听到。”
——这是怼谁,有目共睹。
“在2017年底,抖音快速下降,从一个冷门、潮流人群的产品,变成了普通人记录生活的平台。其实对于抖音来说,我们对产品和内容仍然有一个十分明晰的价值取向,就是‘美好’”张楠如是解释抖音2018年的slogan——“记录美好生活。”,美好是一种价值判定,是对生活的豁达与追求,它与真实并不冲突。
撑起抖音3亿多DAU的主力快手刷赞有什么软件,是精美的小弟弟和小姐姐们,是甜美搞怪的宠物和宝贝,是全球各地秀丽的景色,是恶搞的段子、有趣的各种生活技巧和短知识,是一个更丰富更多元的生活在你面前展开。
但这份美好的背后其实也有风险:创意的雷同、灵感的枯竭、用户的审美疲劳,引发不良模仿的批判,碎片化、缺乏深度的反驳。
从抖音的内容发展来看,平台内容起码经过了三次有组织有规划的变革:
最初是如手势舞这样就能通过简单歌舞模仿和洗脑音乐,实现用户裂变式的传播内容。运营团队约请各大艺术院校进驻抖音,为平台内容设定了时尚、时尚的观感;这也是抖音初期slogan“崇拜从这儿开始”的来由。
到2017年年末,抖音竞购了Musical.ly,关于模仿、抄袭和短视频创意问题的负面讨论才告一段落,人们开始认识到短视频价值,而抖音内容从娱乐内容向生活泛化扩充。美妆、时尚、萌宠类视频成为重点,但整体基调仍然保持在一二线、年轻男性的用户兴趣范畴。
随后步入2018年春节,大规模用户拉新和多圈层人群的涌向,让抖音向生活化的大众属性延展,而平台体量的日渐庞大和强监管的趋势,让平台责任被放置在战略高度上快手刷赞有什么软件,抖音对于文化教育、政务、军事等爱国主义题材的挖掘,既是在内容垂类上的扩充,同样也是平台责任宣传的素材。
在8月24号抖音举行的创作者会议上,抖音官方宣布的数据显示,当前抖音有27个日均日均播放量超一亿的内容领域,主要垂类包括政务、户外、记录、明星,其中生活记录类内容占比高达21%。
在”DOU知计划”“青椒计划”“非遗合伙人计划”等等一系列扶植计划的挖掘下,文化教育泛知识垂类成为过去半年抖音平台上成长最快的内容领域,包括厦门大学院长易中天、华中师范大学院长戴建业等知识型创作者,都在抖音上收获了超过一百五十万粉丝。
但这一切的改变仍然没有离开抖音强营运和强算法的逻辑。创作者的浏览借助首页算法的推荐,寻找经验和流量倾斜成为MCN营运的战场,在整体流量平缓下降的阶段,想要从素人阶段再造一个“费启鸣”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机率。
抖音总裁张楠说:2020年短视频的DAU似乎能达到10个亿,相当于陌陌现在的日活用户,按照目前短视频市场的规模,抖音日活3.2亿,快手年末冲刺3亿,而其余平台去重加上去预计1-2亿体量,剩余的3亿空间从何而至?
答案大约只有一个——学术的说法叫“争夺用户的注意力时间”,通称叫抢地盘。在互联网的下半场,流量红利见顶,抢竞争对手的地盘几乎必然的选择。
从整体文娱版图来看,短视频整体对于其余娱乐形式的争抢是成功的,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短视频整体用户规模超8.2亿,同比增长超32%,10个互联网用户中有7.2个正在使用短视频产品。
“北快手,南抖音”的格局和快手下沉、抖音上升的基本盘正在被用户圈层的扩大所打破。
快手以前一度被X博士《残酷底层物语,一个视频软件的中国农村》文中所诠释的野蛮生态逼上风口浪尖,令人大开眼界的博眼珠形式、粗放的生态环境让其成为”土味“和”低俗““猎奇”的代名词。
但这样的头衔正在一轮一轮的剖析中被抹除,比如关于快手在算法上怎么平等分发,平台上内容并非是运营者的意图,而是用户的选择——中国城乡间的割裂、文化、消费、阶层认知的巨大差别才是症结,快手不过是让以前被互联网遗忘的边缘人群重新站在了舞台中间,展现了一个“真实”的中国。
再例如不久前有一个名为《【快手群像】存在即是完美》的关于快手混剪在微博收到了超过20万的赞和破12万的转发,创作者@赵明明的限定杂货铺在编者按中写:快手是我见过最具有蓬勃生命力的地方之一。
抖音第一次被视作向快手看齐,是在去年3月,新slogan——“记录美好生活”出炉的时侯。
这与快手的“记录生活记录你”的标语听上去好像在个别地方极其相像。
但抖音的”美好“也好,快手的“真实”也罢,最终都是在中国互联网文化消费的语境下,对用户的角逐——抖音向下沉,快手则企图重新“农村包围城市”。
Questmobile数据显示,近一年内,快手与抖音的重合用户的规模近乎翻了一倍。
信息普惠VS算法普惠
在去年的抖音创作者会议上,张楠提了一个关于“信息普惠”的概念,突出了抖音在信息分发上的工具价值,“抖音是一个帮助用户传递信息的工具。短视频和抖音带来的,是视频创作、分发门槛的大幅度增加,是信息的更快流动和联接,是一种信息普惠的价值。”
这个“信息普惠”的价值观到底能不能实现,最终还是要倒推到产品逻辑和算法起来。
张一鸣以前在接受《财经》(博客,微博)采访的时侯说,算法没有价值观,头条没有筹建总编辑,隔天就被官媒点了名。宿华的经历大约也半斤八两,在去年快手的道歉信里,宿华说:“机器不会无中生有形成一个算法,算法背后是团队的价值观。”
但从用户端直观界面和相关报导剖析,去理解抖音和快手在算法展示和分发层面的区别:快手和抖音几乎是完全不同的。
对抖音在算法上的批判则猛烈得多,首先是对”兴趣算法到底会不会造成用户迈向极端“的争辩,其次是《抖音设局》一文中张一鸣对人性揣测的描写,算法工程师们怎样借助技术促使短视频令用户上瘾。
(协同过滤算法图解:左边是基于用户的算法,右边是基于物品的算法)
字节跳动资深算法架构师曹欢欢在36氪“2019WISE超级进化者”大会上说,“聪明算法工程师都不希望自己的用户兴趣窄化,就像没有一个商场经理,希望客户每一次来到超市都只关注同一类别的商品。商场经理都希望客人关注尽可能多的产品品类,算法工程师也希望用户尽可能的拓展自己的兴趣。根据我们的观察发觉,推荐内容的多样性越好,用户的常年存留机率越大。”
事实上,算法针对用户的兴趣偏好,同样具备一定的消重和打散机制,不会出现连续雷同推荐的现象。从这个角度上,短视频反倒有了让信息多元流动,扩展视野的作用。尤其以抖音中心化的分发机制而言,让优质内容幅射范围极广,甚至抖音是为数不多会推荐以前沉积在数据库中“过期”内容生产的平台,让“信息普惠”有更多的可能。
而快手的算法是去中心化的,从分发机制而言,整体推荐是去中心化,流量也兼具普通人,坚持不对某一特定人群(比如网红)进行营运,也不与名星和网红主播签署合作条约,希望成为普通人记录和分享生活的阵地。这也就是快手的“算法普惠”的来历。
从产品逻辑上来说,这是一个想“让更多的人看到有价值的信息”和想“让更多的人被看到”的斗争,但从商业逻辑上,快手、抖音在用户获取成本日渐走高,二者想要获取新的流量,在短视频商业化模式上,终将殊途同归。
短视频与电商的新战场
上月末,快手的两位电商博主辛巴和初瑞雪就凭着着网传5000万约请的名星阵容和直播卖货达1.3亿的新闻刷新了人们的认知。
直播卖货仍然是快手的强项。这与快手的平台形态和用户关系相关,快手初期用户,本身更强的社区形态和社交属性,让用户对于主播的黏性和信任度更高。
快手的展示页是:“关注、发现和同城”三栏,发现页采用的是大瀑布流的方式,每一页的同时展示内容好多,而观看视频之前须要再点击一次,下刷是评论区;评论区的活跃让平台整体的社区气氛更强,而关注更有利于主播沉积流量,增强黏性,但多一次的点击打开,则让广告投放的打开率增长。
不久前,在天猫和抖音70亿年度框架合同的剌激下,快手与拼多多的战略级别合作合同也已达成。
在用户画像的重合度上,拼多多与快手的契合度无疑是最高的,电商化快速发展的快手须要一个成熟的电商平台,补足前端供应链的补齐。而拼多多同样须要一个新的流量池,既加固自己在下沉市场的护城河优势,同时扩充新的下降渠道。
但从互补性而言,淘宝舍弃了快手这块仍然觊觎的下沉市场,背后则有着更为复杂的故事。比如在自媒体朱思码记的报导中,淘系高层对快手的戒备不信任,淘系店家对于抖音的喜爱程度低于快手——“短视频拔草”,最后跳转至天猫购物,让“抖音新品”成为“电商新品”;而淘宝直播本身在一定程度上与抖音更像是互补,在抖音直播尚处于一个小规模规模时,而快手则更像是一个对手。
从平台本身而言,快手的电商商业化脚步显著落后与用户,且私域流量沉淀至网红本身,平台将变现权暂时让渡给用户,再想收回去的难度显著低于先前就将议价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,比如抖音的用户本身就是更大程度上握在平台手中,通过中心化的流量营运形式,保证了平台对于变现的控制。
参考文献:
1、柳胖胖:《极端实验:推荐算法怎样探访我们的兴趣边界?》,一个瘦子的世界。
2、方可成:《算法造成“茧房”和“回音室”?学术研究的结果可能和你想像的不一样》,新闻实验室
3、QuestMobile :《短视频2019半年报告》
4、朱思码记:《快手联盟拼多多:阿里&抖音70亿元独家年框合同引起的四方混战》
发表评论